方舟環境保護基金會
方舟環境保護基金會

生態多樣性:方舟的珍貴寶藏

生物多樣性

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內第二條用語說明,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,這些來源除了其他外,包括陸地、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;包括物種內部、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。

生態復育

恢復被損害的生態系統到接近於被損害前的自然狀況的管理過程,應用於自然或者人為影響下的生態破壞、被污染土地的治理,包括災後重建、棕地恢復、濕地保護和城市綠地建設等,其中針對基隆八斗子海洋生態環境的複育。

生態平衡

生態系包含生物和環境,每個生態系內有生產者、消費者、分解者,且各生態系內有自己的養分循環和能量循環。生態系的範圍可大可小,也有不同的類型,如海洋生態系、溪流生態系、森林生態系…等,其內的生物種類也各有差異,如一條河流是溪流生態系,河川內有浮游生物、水草、無脊椎動物、小魚、小蛙等生物棲息。 不同的生態系可以提供給人們多樣的生態系服務,維持平衡才能夠確保當地環境與自然的平衡。

氣候行動:方舟的動力引擎

減少碳排放

減少碳排放

協助勾勒適合台灣的節能及低碳可能,透過行動與專案的支持,讓更多人知道有哪些做法與那些為此努力的人們。

環境教育的推動

環境教育的推動

協助發展環境教育場域與環境教育議題,不僅僅侷限在環保,更是透過拉近生活、拉進場域、拉近社會等方式,讓環境永續的「可近性」,離人民生活更接近。

促進組織在永續行動上的支持

促進組織在永續行動上的支持

以「方舟」的概念及立場,來協助各組織在「永續」轉型的議題與支持,並且產生實體鏈結,「倡議只是動念,落地才是開始」

海洋保護:方舟環境的藍色願景

海洋復育保護

結合專業團隊與基隆海科館共同合作。

八斗子環境復育

配合進行八斗子海域的生態復育,維持海洋魚種的生物多樣性,以此達到環境復育的可能。

可持續漁業

推動負責任的捕魚方式,維護海洋生態平衡。可持續漁業能確保海洋資源 的長久利用。

在地鏈結:方舟練結社區的團結力量

環境議題倡議

針對不同類型的環境議題進行倡議,從倡議凝聚不同族群的共識,創造對於議題的新興可能性。

環境教育工作坊

配合不同組織,以工作坊形式協助進行各項環境教育、永續需求、政策宣導等,透過互動式的鏈結,讓資訊與知識的傳播可以串聯,激發更多對於環境友善之可能。

社區與地方共榮計畫

協助支持不同屬性的社區發展屬於自己的環境永續發展計畫,透過不同組織的串連,凸顯出共榮共好之可能

環境永續的核心

維持生態平衡與復育

維持生態平衡與復育

協助倡導生態平衡,並且與海科館協助,積極針對特定生態需求進行復育作業。

環境認知與落實接軌

環境認知與落實接軌

協助推動對應國際環境永續趨勢及各項議題,並且配合個組織提供可能的落地方案與接軌措施。

政策趨勢與社會平衡

政策趨勢與社會平衡

環境永續是需要成本投入,協助在資本社會的框架下,達到社會共識與永續議題的平衡。